close

 

昨天去幼兒園參加家長座談會,很多家長一起交流,感覺收穫良多。看到老師細數每個孩子的成長覺得老師很用心也感受得到她的熱忱。老師跟我們分享一句話:「在孩子身上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這說明身教與家庭教育的重要,影響孩子最多的第一是家庭其次才是學校,不要把教養的問題丟給老師,因為父母才是影響孩子最深的人。
 
 
 
之前看過一篇德國教育的文章,裡面有提到一點【不要用你的經驗來決定他的選擇】,看到這點我恍然大悟,男孩不像女孩可以透過詢問別人來學習事物,他們是需要透過身體力行,經歷失敗後來體會並學習新事物,這句話是一種應用的概念,當然不是要你連危險的事情都讓他體驗,不需要這麼偏激這麼極端,而是在安全可行的情況下讓他嘗試。
 
 
 
昨天有園長提到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溫室裡的花朵,有些必經的過程是幫助孩子成長,家長不需要過份保護,聽到很多家長的分享後想來談談什麼是愛?你覺得你愛你的孩子嗎?不用多想這個答案是肯定的,但你真的覺得你為他好的部分是真的愛他嗎?有些愛令人舒服令人心曠神怡,有些愛讓人窒息讓人備感壓力。
 
我聽過一個很好笑的例子,我朋友跟先生在外地工作,一兩個月才回去婆家一次,每次回去親戚們總是狂親她女兒臉頰(愛的表現?),經過兩天摧殘回台北後小孩臉上開始起疹子,雖然明明知道會這樣但還是一直親,因為她們說我愛她阿!打著愛的名號行的不見得是愛阿!
 
再來談談我的例子,以前我對恩恩用餐的順序很有意見,他總是先從他愛的肉開始吃,再來飯再來菜,但我希望他肉跟飯一起吃(比較不會鹹?),我曾經因為這樣對他發過好多次脾氣,搞得用餐氣氛很差孩子也沒胃口,我覺得我是為了他好但其實親子關係搞得劍拔弩張也讓他覺得吃飯是一件壓力很大的事情,如果這樣的事情套用在工作上,你想用A方法完成,但你的主管要求你用B方法完成,兩個方法其實都能達到同樣的目的,你心裡會有什麼感覺?
 
我們再來假設一個問題,一天工作8小時是正常,10小時你已經覺得不堪負荷,但你的老闆要求你必須要工作到12小時,原因是這對你經驗的提升有幫助,但其實你自己心裡很明白,超出負荷的工作品質並不好,而且在這超過正常負荷的4個小時裡他還一直在旁邊催促你完成工作,在這種環境下你有什麼感覺呢?就像在一個桶子裡幫氣球充氣,如果不適時停止打氣(加壓)的後果就是氣球蹦的一聲破了。
 
有時候我們覺得這是為他好,但其實不見得,因為我們眼睛所看到的是外顯的表現,但其實我們常忽略心理層面的問題,比如壓力、需要被關注、需要愛。我也曾經陷入這樣的迷思,覺得我是為了他好他為什麼就不能明白以及體會我的苦心,然後你就會不經意的說出情緒性的字眼,記住!是情緒性的字眼,這不僅僅指的是髒話,當你說話的態度帶有負面情緒時其實孩子都會感受的到,但是他真的很無辜,無法體會甚至還要承受大人的負面情緒,記住!男孩子是要透過身體力行去學習的生物,其實我現在偶爾還是會陷入這樣的迷思,但是當我有情緒時我會試著緩一緩而不是直接脫口而出,不要把你的情緒丟給孩子承擔。
 
所以後來我再也不會要求他要先吃什麼,反正最後他會全部吃完,我做的改變就是營造快樂的用餐環境,然後【不要用你的經驗來決定他的選擇】。
 
昨天有家長分享小孩子在家還是要父母餵吃飯,在幼稚園都可以做得很好的事情回家完全喪失自理能力,其實這個決定權並不在孩子而是在父母,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首要的問題是訓練他的自理能力,這會增強他的自信心,也會讓他覺得自己長大了,自己刷牙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等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培養,讓他了解到如何對自己負責任,父母的角色必須從主動轉換成協助,其實有時候不容易,因為你會覺得孩子自己來動作太慢直接幫他比較快,但請別忘了他才四歲,他需要透過不斷的練習訓練他的大肌肉小肌肉,訓練他身體的協調能力,相信你的孩子可以自己處理得很好,在他完成的時候給他一個鼓勵即使他完成度沒有百分百,這會讓他對自己更有自信心,所以,愛他就請訓練他的自理能力。
 
 
如果你的孩子反應不夠快(你希望他動靜皆宜),那就接受他吧!如果你的孩子不睡午覺(多睡覺才長得高),那就接受他吧!如果你的孩子只能吃一碗飯(你想要他吃兩碗才能長的又高又胖),那就接受他吧!括弧中你的盼望是你覺得的愛,但對他而言【接受他】才是他希望你愛他的方式。
 
對我的教養而言,逼迫絕對是最不可行的手段,也是最不應該出現的糟糕方法,用溝通引導代替逼迫,並且重視你孩子的聲音,如果他在吃飯的時候告訴你媽媽我肚子痛吃不下,第一步請你先相信他,而不是告訴他你騙人然後責備(說情緒性字眼),請先同理再來處理後續的問題,像是釐清他是否說謊或是有甚麼原因導致吃不下,用溝通跟引導的方式讓他告訴你他心裡的感覺,如果你是用逼迫的方式,那麼相信我他絕對不會想把心裡的祕密跟你分享,而且請放心,孩子並不會因為這樣餓死的。
 
最近兩小很常起爭執,有的時候哥哥只是想要幫弟弟修理手上的玩具,但弟弟不懂以為哥哥要跟他搶玩具,於是弟弟動作上就表明不用幫我修理我這樣也可以玩,但哥哥一直堅持,以強迫的手段達到他的目的,但弟弟也哭慘了,於是下一次弟弟只會更加深哥哥就是要跟我搶玩具的想法,所以更不可能給哥哥,然後哥哥就更堅持再持續以逼迫的手段來處理這件事情,於是惡性循環無止盡,看到孩子出現的行為,我就會開始思考是不是我有讓他覺得用這種逼迫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才是對的,教養其實很像以前高中的實驗課,要透過不斷的修正以及試驗你才會知道解答。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有同理心,那麼你必須先在生活中表現同理心(身教),昨天恩恩班上頭痛人物的爸爸也有去參加座談會,走在回家路上我聽到他們父子兩的對話,爸爸跟兒子說你踩水鞋子濕掉你就死定了,如果跟小孩的對話都是你死定了,你笨死了,那你要如何期待他會說出溫和語?
 
 
 
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他不好的事情,即使是用他聽不懂的話也一樣,這是最近的體會,昨天再跟老公說去參加座談會老師有聊到哥哥的學習狀況,因為哥哥聽不懂台語所以我是用台語說,但哥哥有發現我好像在說他,一直來問我媽媽你再說甚麼,即使聽不懂但他們還是可以感覺到你語言上的情緒,所以不要在他面前討論他覺得丟臉或是不想讓別人知道的事情,或是說他不好的事情,他們也想要保有自己的秘密。
 
 
 
教養的過程有時候真的會很疲憊,昨天老師說教養需要溫柔並堅定的態度,他說無論如何家長都要以堅定的態度來教育孩子,其實他們很聰明,同理你的孩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標題下個有點嚴肅,其實我也不是育兒專家也不算哪根蔥可以來談教養,說輕鬆點像是從昨天家長的分享來期許自己能夠成為更了解自己孩子的母親,記錄這一切在自己迷失的時候可以提醒自己。
 
 
 
★尊重孩子的同時也是在教他尊重別人
★請把教養權還給父母,畢竟跟孩子24小時相處的是爸媽
★不論孩子發生甚麼事情,請記住!當父母的絕對比你還擔心
★請運用你母親的直覺感受孩子,其他人請跟隨孩子父母的腳步和孩子相處
★不要把你人生未實現的事情要你小孩代替你完成
★ 停下腳步想想,當你四歲的時候你有像你的小孩這麼棒嗎?(這是哥哥老師跟我們分享的,這句話有當頭棒喝的感覺)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育兒 親子教養
    全站熱搜

    lena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